根據我縣初步排定的建設計劃,基礎設施保障中心2023年具體負責的教育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項目建設任務較為繁重。我們將根據全縣教育工作部署,結合全縣學校布局規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力爭圓滿完成全年目標建設任務。
一、指導思想
大力實施教育興縣發展戰略,把推進教育資源優化提升行動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化學校布局調整,以切實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為著力點,促進全縣義務教育均衡向縱深化、優質化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泗洪教育。
二、總體目標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聚焦教育事業發展薄弱環節、熱點難點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發展短板,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能力和共享水平。到2024年底,教育各項主要發展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事業發展水平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位次相匹配,教育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基本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三、具體建設項目
1.第一實驗學校改擴建工程:擴建校舍2.9萬平方米,新增建設用地約40畝,提供中小學學位1400個,幼兒園學位450個,配套建設道路、管網、綠化等附屬工程和購置教育技術裝備及辦公生活設施設備。
2.洪橋學校南擴工程:擴建面積1萬平方米,約34畝,提供學位900個,配套建設道路、管網、綠化等附屬工程和購置教育技術裝備。項目計劃于2023年8月開工建設,年底前主體完工。
3.姜堰高級中學擴建工程:擴建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主要為各類功能室,新建風雨操場、綜合樓和宿舍樓,配套建設餐廳周邊道路、管網、綠化和設施設備采購等。項目計劃于2023年12月開工建設,2024年秋季開學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4.城區四所學校供餐工程:青陽中心小學計劃將部分功能室改造為供餐廚房;實驗小學利用部分校舍改造為廚房和餐廳;健康路小學新建一幢學生餐廳(含風雨操場);周李小學院內新建一幢供餐廚房,各項目配套附屬工程建設和設施設備采購。項目計劃總投資2150萬元,其中青陽小學、周李小學和實驗小學項目計劃于2023年秋季開學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健康路小學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5.洪澤湖路東側籃球場等工程:洪澤湖路學校計劃在東北側外擴8畝土地,新建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活動場地,配套建設管網、景觀綠化、圍墻等附屬工程。項目預計總投資400萬元,計劃于2023年8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6.城南和城北片區新建學校:城南片區擇址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20畝,新建校舍面積6萬平方米,配套建設道路、管網、景觀綠化等附屬工程和購置教育技術裝備及辦公、生活設施設備。項目預計總投資2.7億元,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學位近5000個。在雙溝路以北,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含幼兒園),占地130畝,面積6.3萬平方米,配套建設道路、管網、綠化、運動場等附屬工程和購置教育技術裝備及辦公、生活設施設備。項目預計總投資2.7億元,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學位近5000個。上述兩項目計劃于2023年底前開工建設,2024年8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7. 公辦學校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工程:對泗洪姜堰實驗學校、明德學校等40余所學校校園破舊基礎設施進行維修改造,項目預計總投資3000萬元,計劃于6月底前開工建設,秋季開學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8. 公辦幼兒園消防設施完善工程:對明德幼兒園等8所公辦幼兒園消防設施進行完善,主要實施內容為:防火門、噴淋、消防栓、消防泵房設備更新,消防設施設備補全等,涉及改造的校舍面積約5萬平方米。項目預計總投資1200萬元,計劃于6月底前開工建設,秋季開學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9.孫園鎮教學條件提升工程:配合責任主體單位—孫園鎮人民政府完成孫園中心小學綜合樓續建工程,對其他校舍外立面、內墻面、門窗、屋面防水和地坪進行改造,配套教學設施設備采購項目。
10.待《泗洪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確定后,高質量完成《泗洪縣中心城區教育設施布局規劃(2022-2035)》編制并通過規劃評審。為超前謀劃“十四五”期間學校的建設,提前就城東片區新建公辦高中等項目做好選址調研等前期準備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為確保教育資源優化提升行動計劃順利實施,局機關和各學校成立教育資源優化提升行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行動計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大局意識,積極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協作,有序推進資源項目建設工作。各學校和相關科室要組建行動計劃工作專班,積極做好教育資源需求測算、項目建設規劃、工程建設監督檢查、竣工驗收、學校接收和舉辦等工作。
(二)建立推進機制,落實項目建設。建立健全教育資源優化提升行動聯席會議制度,著力解決好教育資源項目建設涉及的土地指標緊缺、投入渠道不暢、房屋征收困難等問題。同時充分挖掘現有教育用地資源,做好閑置教育用地置換、再開發利用工作,擴大學校辦學空間。完善跨部門協同機制,建立“一月一報”、“雙月例會”等項目建設推進制度,對照任務清單和時間節點,掌握建設進度,及時總結經驗,協調做好學校建設、驗收等工作。各鄉鎮和學校要加強工程建設的規范管理,確保新建學校手續完備、程序規范、產權明晰,實現配套學校與住宅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三)加大資金投入,規范經費使用。依法落實各項教育投入政策,加強資金保障,積極對上爭取專項資金,并多渠道籌措資金。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在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的基礎上,適度提高學校建設標準。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加大資金監管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切實保障行動計劃有序推進。
(四)建立督辦機制,推進項目實施。以三年行動計劃為依據,制定各自基礎教育資源布局年度實施方案,并將實施的項目爭取納入政府年度重大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設施計劃。加強跟蹤督辦,不定期對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建議縣政府根據職能分將教育項目建設征地拆遷、開工率、完工率等目標任務納入到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中,進一步壓實責任。
(五)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落實三年行動計劃是一項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系統工程和民生工程。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教育資源布局調整和教育資源整合的重要意義,及時報道學校的建設和辦學條件改善情況,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支持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為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形成“全縣行動、各級聯動、干群互動、合力推動”的工作格局,確保工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