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縣政府:
2024年,泗洪縣應急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狠抓各項措施落實,本年度無一被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較好完成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
1.實施分類分級監管執法。制定《2024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并經縣政府批準實施,對局全年執法檢查工作做了總體規劃。出臺《泗洪縣工貿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分類分級監督管理實施辦法》,將全縣工貿行業企業劃分四個等級,有針對性地進行監管。
2.推進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圍繞執法薄弱環節,定期開展執法小課堂培訓,提升執法辦案能力。組織人員參加市縣行政卷宗評查工作,推動執法人員對照先進,查找不足、積極整改。組織開展全縣應急消防技能大賽,鍛煉應急救援隊伍,強化企業及公眾應急意識,全力保障社會公共安全。
3.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力度。抓實“三項制度”落實,強化內部審核和集體討論制度,形成相互制約的執法監督機制。全年共出具法制審核意見書84份。完善強化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向社會公開聘任社會監督員15名。
(二)全面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1.前置指導和服務。執法檢查前通過縣政府網站、“一碼洪安”、屬地政府等渠道,公示告知檢查計劃及重點執法事項,引導企業對照重點執法事項先期自查自改。
2.暢通失信修復渠道。綜合運用告知提醒、教育督促、信用修復等方式,積極主動與企業聯系,提醒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并幫助完善修復材料,實現企業信用修復率100%。
3.探索包容審慎監管。落實省廳和市局關于安全生產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要求,對符合條件的18種輕微違法行為實施不予處罰,不予處罰金額100余萬元。
(三)全面扎實推進依法行政
1.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及時優化局機關行政處罰案件審理程序,對重大行政處罰決定進行合法性審核并提交集體討論。發揮法律顧問在政府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的積極作用,聚焦我局在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問題,為重大行政決策、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參謀助手作用。
2.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制定年度“誰執法誰普法”職責清單,明確普法內容、普法對象等事項,確保普法責任落實、措施落實、任務落實。今年以來,共組織各類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教育培訓28場次,培訓2600余人。開展“送戲下鄉”安全文化演出活動8場,實現全縣鄉鎮(街道)全覆蓋。發放《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單行本3000余冊。
3.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2024年,我局共承辦縣人大代表建議1件,縣政協委員提案3件,所有建議提案辦理任務均已按規定時間和辦理要求全面完成。
(四)全面筑牢安全發展防線
1.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制定《泗洪縣生產安全事故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泗洪縣掃雪除冰應急預案》等制度文件,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縣、鄉、村三級應急管理組織架構,明確各層級組織的工作流程和標準,確保應急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2.增強應急救援力量。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工作方案》,新組建?;?、森林火災、抗震救災3支專業救援隊伍,充分發揮社會救援力量的補充作用。建立社會救援隊伍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隊伍和個人給予一定的表彰和獎勵,提高其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的積極性。
3.提升應急保障能力。積極爭取上級防災減災國債項目和政府資金,購置水陸兩棲救援車、救援船艇等應急救援設備。增設全縣應急裝備物資儲備點,優化物資儲備布局,提高物資調配效率。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方面,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應急管理法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作為應急管理干部培訓、學習的重要內容,黨委中心組專題學法6次。制定《2024年度法治建設工作要點》《2024年度普法任務清單》等,對全年工作進行部署安排,明確工作重點和責任處室,確保工作落實落細。另一方面,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委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專題研究年度法治建設重點工作,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匯報。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全局工作計劃部署落實,編制領導干部年度學法清單。
三、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執法人員依法辦案能力有待提升,執法中需要反復督促提醒。二是部分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法治意識需進一步提升,對安全管理工作抱有僥幸心理,存在不愿管、不會管現象。三是普法形式多樣化方面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四、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們將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切實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發展理念,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為我縣高質量發展多做應急貢獻。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推進局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切實抓好理論學習成果的實踐轉化,自覺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不斷開創應急管理法治建設新局面。
(二)提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涉及政策性強、事關大局的熱點問題,涉及干部選拔管理使用、大額財務資金、重大項目等重點敏感事項,堅持集體研究決定。發揮公職律師的“智囊”作用,重大行政決策嚴格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工作程序。
(三)切實提高執法隊伍能力素質。通過舉辦案件研討、常態培訓等形式,讓執法人員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因勢利導,推動執法人員認真學法、真正懂法、準確用法,提高執法人員依法履職、依法辦案能力。
(四)依法規范履行監管執法職責。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扎實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加強雙隨機抽查、綜合督查,全面落實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五)扎實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將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應急管理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應急管理工作總體布局。健全完善常態化普法教育機制,持續深化《宿遷市安全生產條例》“三進三入”、安全宣傳“五進”等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應急管理法治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