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訪問量:
- 發布時間:
2025-01-21
近年來,我縣聚焦改革創新,扎實推進“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建設,在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上展現更大作為,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報告指出,新的一年要矢志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全力打造更多實踐成果。堅定不移做好改革文章、走好開放之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更高水平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
更高水平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需要聚焦破題賦能,強化集成改革攻堅。2025年我縣將積極對上爭取政策支持和試點機遇,新增省級以上試點15個。進一步放大原創性改革成效,年內新增“綠票”交易3筆,發放“農融倉”產品貸款2億元以上。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開展國有資產清查利用,年內7家縣屬國企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3.5%以上。推進“1+5+N”供銷綜合為農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土地全程托管19萬畝。完成土地二輪到期延包等改革任務。深化“地等項目”改革,推廣應用混合用地等土地出讓模式,強化水電氣熱等要素穩定供給。規范縣鄉兩級財權、事權分配,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為基層“壯馬輕車”、減負賦能。
更高水平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需要加快區域融通,提升對外開放活力。2025年我縣將協同推進公鐵水多式交通聯運,鏈接長三角優質資源,做好新揚高速擴建工程保障,力爭合宿高鐵年內開工。高水平推進“三網合一”,提升朱湖、城東碼頭運行質效,加快雙溝碼頭建設,同步規劃臨港產業園區,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下降0.15個百分點。積極推動外資拓增量、引總部,鼓勵本土外資企業增資擴能、利潤再投,招引落地外資項目20個。支持外貿企業“抱團出海”,搶訂單、拓市場、擴份額,實現外貿進出口額8億美元以上。深化“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模式,年內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5億元以上。
更高水平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需要聚焦創新驅動,強化科創人才支撐。2025年我縣將加快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融合,年內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0億元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加大科技招商力度,落戶科技型項目40個以上。加快構建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完成省級重點實驗室重組、爭創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3家。運營好常泗“科創飛地”離岸研發機構,新建市級研發機構60個以上、省級研發機構3個以上。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構建常態溝通合作機制,擴大研究生聯合培養覆蓋面,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220項以上。深化“以賽引才”“柔性引才”等模式,引進高層次人才50名以上,落戶人才項目20個以上。新建人才公寓120套,建設“人才之家”二期,全年發放“蘇科貸”“人才貸”1億元以上,讓人才在泗洪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
更高水平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需要圍繞利民惠企,打造最優營商生態。2025年我縣將持續放大“泗好辦”品牌效應,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成果應用、“雙四一”聯合驗收等審批制度改革,讓“拿地即開工”“拿地即融資”“免申即享”成為新常態。突出“極簡審批”,深化“減證便民”,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向“一類事”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優化“營商110”“駐廠員”“大湖鴻商”等服務舉措。既關心企業發展得好不好,也關心發展得累不累、難不難,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完善“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柔性執法機制,使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泗洪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泗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