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訪問量:
- 發布時間:
2025-10-21
新華日報 2025年10月21日 15版
本報訊 近年來,泗洪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緊扣“穩地產、盤房產、拓資產”,把增強“三產”作為村集體經濟增收主抓方向,持續壯大集體“家底”,推動村級經濟提質增效、穩健發展。
做優“地文章”,釋放發展新紅利。充分釋放土地資源潛能,以農村公共空間治理為契機,持續推進集體土地確權收回、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小田并大田、土地流轉等方式溢出集體土地,不斷增加村級地產資源。經系統梳理,全縣292個村(社區)共有集體土地11.7萬畝,每年發包收入7100余萬元。引導村(社區)積極服務經營主體、種植大戶等群體,提供農機作業、技術指導、勞力輸送等配套服務,累計收取流轉土地管理服務費2300余萬元,實現土地流轉有序、集體穩定增收的良性循環。
盤活“房資源”,拓寬增收新路徑。推動鄉村對轄區內房產等合同進行全面排查,盤活老村部、舊校舍等閑置房產,提升出租成功率和租金議價能力。積極發揮村居建設用地較多優勢,創新采取村居自建、抱團共建、上級資金購買、縣鄉兜底幫建等模式,集中力量推進標準化廠房、門面房建設,全縣累計建成(購買)房產140萬平方米。通過房產租賃、入駐項目稅收獎勵等形式,村集體年均增收6000余萬元,村均房產收入20.8萬元。通過出租收益、配套服務和稅收返還等渠道,為村級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激發“原動力”,培育共富新引擎。大力推動村村抱團、社商聯盟等發展模式,引導村集體資金、財政資金、幫扶資金等入股優質發展項目,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收益、村民變股東。通過參股合作、抱團發展、入股分紅等方式,增加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3100余萬元,村均資產收入10.9萬元。瑤溝鄉官塘村、周塘村按照地域相鄰、資源互補、產業集聚原則,在廠房建設、項目招引、統籌發展等方面并肩作戰,通過廠房租金及稅收分成累計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0萬元,走出了一條強村帶弱村、連片促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馮雪強 胡巖 劉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