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麗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做細做實“土特產”文章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高度重視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培育與打造,以申報江蘇農業品牌目錄為突破,提升“泗洪農產品”影響力。充分發揮已列入江蘇農業品牌農產品在我縣品牌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大力發展農業品牌。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參加高層次重量級農展會、農洽會,力爭在更廣更大范圍內提高泗洪農產品的影響力,全面提升泗洪農產品綜合競爭力。以5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載體,制定“2+5+N”模式,“2”是指“泗洪大米”和“泗洪大閘蟹”等2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集體商標,“5”是指5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N”是指以泗洪空心掛面為代表的一批特色鮮明泗洪農特產品,優先打造泗洪大米,以大米作為泗洪生態產業品牌化的“排頭兵”,從泗洪大米品牌建設切入,推動農產品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針對關于做細做實“土特產”文章工作,下一步我們將聯合有關科室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加強“二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管理。積極組織引導各類農業生產主體、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申報綠色、有機農產品,鼓勵省綠優基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主體申報綠色、有機農產品。計劃年內新增“二品一標”農產品6個以上。重點發展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綠色食品。
二是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積極組織縣內“二品一標”農產品參加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農產品博覽會、省綠色有機農產品交易洽談會、金秋消費季展銷活動、宿遷綠色產業洽談會、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加大對泗洪縣綠色優質農產品的宣傳推廣,并出臺《泗洪縣關于加快農業強縣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予以政策、資金支持,鼓勵企業外出參展,拓展銷售渠道和形式,推介泗洪農業品牌。
三是講好品牌故事。邀請專家學者,深挖我縣農產品內在品質與獨有特點,并結合泗洪農產品歷史文化和傳統手工藝非遺傳承文化,優化整合資源,構建農業產業發展平臺,培育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經濟效益好和輻射能力強的農業品牌,通過創牌、亮牌、護牌,全力講好品牌故事,全面提升泗洪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與院士團隊、高校與科研院所合作,持續培優稻麥品種,提升特色果蔬和水產養殖專業技術水平。
四是拓寬宣傳渠道。在堅持市場導向基礎上,要將調查深入到消費者的習慣和生活中,在產品的設計上、質量控制上、售后服務上更加人性化,逐步推動泗洪農產品走出去。多點深入,持續發力,走進新聞頻道,借助主流媒體打造品牌優勢;同時通過廣告投放、高鐵傳媒、網絡宣傳等借勢借力做強品牌,多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是推進店鋪建設。鼓勵有意向主體建設旗艦店,對已正常投產經營的旗艦店進行監督管理,定期對經營情況進行查驗,對于銷售泗洪生態特色農產品較好的店鋪進行房租獎補,推動泗洪特色農產品拓寬銷售市場,同時根據泗洪縣品牌農產品目錄,對于企業主體實施動態考核機制,確保旗艦店銷售產品品質放心,逐步將縣域內優質農特產品納入目錄當中。
六是支持龍頭擴能升級。已建立與德康、溫氏等重點企業的常態化對接機制。在符合環保、用地等規定前提下,積極支持其擴大現代化、標準化生豬養殖規模。全力突破加工短板:將“新增屠宰、精深加工、預制食品項目”作為產業升級主攻方向。一是全力保障屠宰加工項目建設,力爭年內投產達效;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瞄準肉制品精深加工(如火腿、香腸、調理品)、預制菜(如紅燒肉、排骨等即食/即熱產品)領域,積極引進或扶持本地企業上馬新項目。三是鼓勵現有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高附加值產品。
后續我們將繼續在做細做實“土特產”文章上發力,繼續推動泗洪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持續向上提升。
泗洪縣農業農村局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