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我縣工業生產總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月度增速雖出現放緩現象,但放緩幅度明顯收窄,多數行業實現較快增長。但新增規模工業偏小、關停注銷企業較多、重點企業增長較慢等問題,需引起關注。
一、工業經濟走勢
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9.80億元,同比增長40.7%,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49.9%,兩年平均增長22.4%。6月份當月實現產值33.42億元,分別比5月、4月、3月高4.92億元、2.41億元、3.8億元,當月產值呈逐月增加趨勢,6月當月增加值增速15.9%,較5月和3月分別下降0.2、1.9個百分點。
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5%,較1-5月份回落2.0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22.5個百分點,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36.2%,兩年平均增長16.7%。雖然累計增速位列三縣兩區第一,但僅比位列第二的宿城區高0.2個百分點(沭陽25.4%、泗陽23.4%、宿豫22.2%、宿城28.3%),增速低于建湖11.0個百分點。
二、工業經濟主要特點
(一)行業增長面近九成,重點行業增長較快。
行業增長面近九成,行業整體向好。今年上半年,列統的26個行業大類中,23個大類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88.5%,全縣前十大產業實現產值159.93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4.3%。其中,產值占比較大的行業增長明顯,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產值占比18.9%,增長47.6%;紡織業產值占比12.2%,增長35.2%;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產值占比15.9%,增長65.8%。
|
上半年分行業(大類)產值增長情況表 |
||||||
|
行業代碼 |
行業名稱 |
本年本月總產值 |
||||
|
絕對值(億元) |
同比增長(%) |
行業產值累計占規上比重(%) |
||||
|
本月 |
累計 |
本月 |
累計 |
|||
|
總計 |
33.43 |
189.80 |
47.7 |
40.7 |
— |
|
|
1300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1.70 |
9.31 |
87.9 |
23.2 |
4.9 |
|
1400 |
食品制造業 |
0.35 |
2.09 |
976.7 |
1175.7 |
1.1 |
|
1500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5.61 |
35.83 |
192.4 |
47.6 |
18.9 |
|
1700 |
紡織業 |
3.92 |
23.19 |
40.5 |
35.2 |
12.2 |
|
1800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1.56 |
7.45 |
-14.7 |
-4.3 |
3.9 |
|
1900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0.00 |
0.04 |
-100.0 |
-91.8 |
0.0 |
|
2000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0.85 |
4.50 |
50.7 |
48.9 |
2.4 |
|
2200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0.05 |
0.23 |
27.1 |
29.7 |
0.1 |
|
2300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2.09 |
12.68 |
86.4 |
81.8 |
6.7 |
|
2400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2.69 |
16.87 |
4.0 |
30.5 |
8.9 |
|
2600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0.26 |
1.34 |
11.6 |
1.9 |
0.7 |
|
2700 |
醫藥制造業 |
0.08 |
0.46 |
-17.9 |
56.5 |
0.2 |
|
28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0.21 |
1.12 |
68.5 |
83.8 |
0.6 |
|
2900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0.60 |
4.89 |
-3.6 |
44.9 |
2.6 |
|
3000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2.10 |
10.72 |
37.9 |
27.7 |
5.7 |
|
3300 |
金屬制品業 |
0.58 |
2.89 |
13.4 |
17.1 |
1.5 |
|
3400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1.35 |
6.61 |
28.9 |
47.0 |
3.5 |
|
3500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0.10 |
0.53 |
-40.4 |
22.6 |
0.3 |
|
3600 |
汽車制造業 |
0.43 |
2.22 |
24.6 |
40.3 |
1.2 |
|
3700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0.11 |
0.14 |
-39.8 |
-71.3 |
0.1 |
|
3800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5.53 |
30.25 |
58.5 |
65.8 |
15.9 |
|
3900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1.49 |
7.42 |
26.1 |
16.2 |
3.9 |
|
4000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0.02 |
0.12 |
-4.6 |
1.3 |
0.1 |
|
4400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1.26 |
7.05 |
73.9 |
50.4 |
3.7 |
|
4500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0.30 |
1.20 |
-11.2 |
32.3 |
0.6 |
|
4600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0.20 |
0.65 |
266.4 |
70.4 |
0.3 |
?
(二)企業增長面超七成,高于上年水平。上半年,368家規上工業企業中,278家企業產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75.5%,比去年提高了31.0個百分點。
(三)企業虧損面下降,用工需求回升。
上半年,我縣企業虧損面進一步下降,全縣368家規上工業企業中,68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較去年同期減少6家,虧損面為18.5%,虧損面較去年同期下降7.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3.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13萬人,同比增長4.1%,較上個月增長2.8個百分點。
三、工業經濟運行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新增規模工業企業體量小,穩定性差。
上半年,我縣規上工業企業戶均產值5178萬元,而2020年月度和年度新增的工業企業戶均產值只有2071萬元,新增企業戶均產值只有全縣平均水平40.0%,雖然2020年我縣新增規上工業128家企業,但上半年已有31家關停注銷,企業質態不穩,且新增企業規模偏小,對全縣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撐力不足。
(二)工業動力不強,后勁不足。一是規模企業不增反降。截至6月份,全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預計上半年退庫31家,凈增-25家。31家注銷、關、停企業工業總產值較去年同期少2.59億元,拉低產值增速3.0個百分點。我縣經濟基本是增量拉動型,規模企業不增反降,對全縣經濟增長后勁影響較大。二是疫情防控企業產值下滑明顯。上半年疫情防控企業產值增長為-69.6%,較上月下降5.82個百分點,如防疫物資金美達、美達凈化等企業,由于市場飽和原因,上半年累計較去年同期減少2.84億元,拉低產值增速2.1個百分點。三是重點企業拉動不強。上半年,產值50強企業中,有21家產值同比增速低于全縣平均水平(開發區14家,占比66.7%),影響全縣產值增速13.4個百分點。永達電源(12.1%)、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4.4%)、宏潤光電(19.2%)、晨風(泗洪)服飾(-9.8%),分別低于全縣產值增速28.6個百分點、36.3個百分點、21.5個百分點、50.5個百分點,拉動全縣產值增速下降明顯。
(三)工業開票銷售、用電先行指標支撐力不足。工業開票銷售、用電量是評估我縣工業增加值的重要指標。上半年,全縣工業企業開票銷售226.03億元,同比增長40.2%,總量分別比泗陽、沭陽、宿豫少12.48億元、355.06億元、0.52億元;增速分別低于泗陽、沭陽3.23、5.5個百分點,比對標趕超的建湖縣增速低13.2個百分點;實現工業用電量8.75億千瓦時,增長31.1%,總量占全市只有10.6%,分別占泗陽67.2%、沭陽58.1%。比對標趕超的建湖縣少1.18億千瓦時,增速低7.9個百分點。
(四)企業成本上升,盈利狀況不容樂觀。
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2.9%,較上月下降51.7個百分點。一方面由于雙溝酒業今年對外投資收益較同期減少了5.4億元和部分防疫物資生產大企業的利潤總額下降較大原因所致。如:金美達新材料、美達凈化科技等企業的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72億元;另一方面,企業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成本上升,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如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企業營業成本同比增長98.3%,高于營業收入增速1.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33.3%。宏潤光電企業原材料同比上漲達58.2%,嚴重擠壓企業盈利空間,利潤總額較同期減少1537萬元。
2021年上半年,我縣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企業增長面雖明顯高于上年水平。但同時也要看到,工業經濟高增長與去年同期低基數有很大關系,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尚不牢固,新增企業規模偏小、發展可持續性偏弱,發展后勁不足,企業對市場需求難以預判,上下游企業間支付不暢,壓力日趨明顯。下階段,仍要多措并舉,精準施策,保持我縣工業經濟穩定向好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