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縣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保持了平穩運行態勢,實現了良好發展,但同時新興服務業發展不足、結構不合理、行業指標缺項等問題仍需關注。
一、總體運行情況
全縣規上服務業企業27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6.8%,平均從業人員4648人,同比增長8.6%。其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13家,實現營業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52.5%。
二、行業發展特點
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強勢增長。上半年我縣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共實現營業收入0.34億元,同比增長141.6%。其中宿遷云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體量大、貢獻足,成立時間短,同期數較小,拉動了該行業的營收增速。
2、衛生和社會工作業發展平穩。隨著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提升,上半年我縣衛生和社會工作業共實現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泗洪縣安頤醫院有限公司同比增長56.2%,該單位去年剛開業,同期數較小,是衛生和社會工作業營業收入增長的主因。
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較慢。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累計完成0.07億元,同比下降13.5%。上半年我縣雖無疫情發生,但受周邊疫情多點散發、防疫政策和疫情慣性影響,文化娛樂業企業營業收入大幅度下滑。
三、需關注的問題
1、行業指標缺項嚴重。影響GDP核算的8個行業,我縣僅有4個。隨著GDP核算體系改革,其他運輸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等行業參與GDP核算,其營業收入增速高低直接影響GDP增速的高低。雖然我縣擁有的4個核算行業指標增速全市靠前,但受缺項的影響,拉低了整體的GDP核算增速,填補空缺行業迫在眉睫。
2、行業結構層次較低。從我縣規上服務業行業大類看,企業主要集中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等少數行業,結構單一。勞動密集型、技術含量較低的傳統型消費服務業占主導地位,高附加值、技術知識密集型為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娛樂業等新型服務業總量不大,發展不足。
3、鎮區間發展不平衡。全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青陽街道、大樓街道、重崗街道、經濟開發區。從上半年情況看,這四家的單位總數為22家,占全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數的81.5%,實現營業收入4.67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91.0%,其他5個鄉鎮共5家,占全縣的18.5%,實現營業收入0.46億元,僅占全縣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9.0%。
四、相關建議
1、鼓勵企業創新,培育新增長點。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傳統服務業企業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同時,大力扶持新興服務業,培育龍頭企業,為服務業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從而帶動全縣服務業快速發展。
2、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入庫工作。高度重視服務業企業培育工作,加強部門聯動,定期召開培育工作協調推進會,建立規上服務業企業后備培育庫,及時將符合要求的單位培育申報入庫。同時對于接近達到規模標準的企業,做好跟蹤監測,加大培育力度,主動上門服務,于一些對統計工作不理解,不愿意入庫的企業,可以通過熱情服務、行政推動等手段,讓企業盡早納入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真實反映全縣服務業發展實際。
3、優化企業結構, 促可持續發展。各經濟主體加快引進質量優、能穩步持續發展的企業,逐步淘汰發展滯后,不達規模的企業。聚焦實體經濟,整合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加大資本投入,增強發展動力,不斷加快服務業的行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各行業平衡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服務業整體質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