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縣始終堅持“工業強縣”目標,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企業動能不強、出口持續低迷、訂單不足、企業效益下降等問題不容忽視。
一、指標總體情況
(一)產值、增加值總體平穩。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62.44億元,同比增長10.6%,兩年平均增速13.1%,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73.72億元,同比增長12.1%,高于全市0.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10.5%。
(二)營收與營利增速“雙下降”。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2.20億元,同比增長16.8%,增幅較上月下降4.1個百分點。實現營業利潤18.64億元,同比增長13.3%,增幅較上月下降6.1個百分點。
(三)工業用電量出現回落。6月份實現工業用電量1.83億度,增長5.1%,較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累計實現工業用電量10.13億度,增長6.0%,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四)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貢獻突出。上半年,全縣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實現產值77.13億元,同比增長41.9%,高出全縣31.3個百分點,占全縣比重達29.4%,拉動全縣規上工業增速9.3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0.9%。主要依靠東磁新能源拉動,如果剔除東磁新能源后,全縣當月產值39.37億元,同比下降13.6%,低于全縣平均12.1個百分點;累計216.45億元,僅增長0.4%,低于全縣10.2個百分點。
二、需關注的問題
(一)疊加基數影響較大。一方面受同期產值增長較快影響。同期當月產值增速31.1%,累計產值增速15.7%。另一方面受同期增加值增速較快影響。同期當月工業增加值增長15.0%,累計增加值增速8.9%。
(二)企業生產信心有待提振。一是近五成企業營利同比下降。上半年,全縣實現營業利潤18.61億元,同比增長13.3%;剔除雙溝酒業、宏潤光電、米格新材料、東磁新能源、鹽鐵食品5家企業外,其他企業營業利潤僅有4.71億元,同比下降20.9%,企業利潤已連續6個月下滑。全縣492家企業中有123家企業虧損,虧損面25.0%,虧損額1.88億元;235家企業營業利潤較同期下降,下降面47.8%。二是行業利潤面下降較大。在產的30個行業中,20個行業大類利潤總額下降,下降面為66.7%。分行業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行業影響較大。三是工業品價格仍然較為低迷。6月累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9.6%,連續6個月下降。四是外需低迷,出口交貨值降幅擴大。上半年,規模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下降14.9%,較上月擴大5.0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下降,出口訂單明顯不足。
(三)增長點動能明顯不足。一方面新增長點拉動不強。在庫大企業(東磁、宏潤、雙溝酒業)均保持較高同期基數。下半年,我縣如果再沒有規模較大的新增動能,工業經濟指標壓力將更加明顯。另一方面在庫工業企業質態不優,新增難度大。上半年,在庫退規風險工業企業有103家,占比20.9%。培育后備庫企業不足,全縣實時工業開票達序時(1000萬元)只有48家,超2000萬元僅有4家,全縣僅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家,只有3家新建投產企業。如果年底在庫退規風險企業達不到2000萬元標準,將被系統自動退出規模工業企業行列,要完成年凈增100家規模工業個數困難巨大。
(四)鄉鎮產值分化明顯。上半年,16個鄉鎮12家產值出現負增長,占比75%。其中,孫園鎮、上塘鎮、歸仁鎮、石集鄉分別為-48.8%、-49.0%、-40.1%、-57.3%;正增長的只有雙溝鎮(11.7%)、魏營鎮(7.1%)、天崗湖鄉(7.0%)、瑤溝鄉(0.1%)等4家單位,正增長單位較上月減少2家。鄉鎮產值總量只有45.51億元,僅占全縣17.3%,較上月減少0.6個百分點。
(五)新增規模工業個數較少。上半年,全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個,其中開發區完成新增5個、常泗園區3個、歸仁鎮3個、上塘1個、天崗湖鄉1個、雙溝鎮1個、界集鎮1個,其他鄉鎮均為0。
三、三季度工業經濟形勢研判
從有利條件看,全縣工業高基數效應減弱,7、8、9月基數分別為41.24億元、40.54億元、43.75億元,較6月份分別減少9.03億元、9.74億元、6.54億元。但同時也看到大企業增長點動能不足(東磁增量遞減、雙溝酒業基數增加、宏潤數據下滑較大等)、外部需求持續低迷、訂單不足,以及企業利潤下降等不利因素對全縣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帶來一定不確定性。預計三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穩中向好,產值當月增速將扭轉6月負增長局面,預計當月增長7%左右,累計產值增長10%以上。
四、下一步建議
下半年,建議各部門要對照全年目標,發揮主管部門與企業的掛鉤幫扶機制作用,牽頭部門工信、發改、統計、金融等形成會商機制,精準有效抓好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深入工業企業開展聯合調研,通過企業開票、用工、用電量等核心指標結合其他同類企業的能源消耗量反算其生產與銷售,進而核實企業收入與利潤等指標。一要壓責任,確保完成目標。緊盯短板弱項,做好對薄弱鄉鎮、薄弱行業、薄弱指標跟蹤監測,關注重點鄉鎮園區、行業、企業對面上增長的拉動作用。二要穩投資,筑牢經濟基礎。發揮好重大項目拉動作用,強化對項目的跟蹤管理服務,提供一攬子政策扶持,確保早日投產達效,提高產出效益。三要補短板,夯實發展基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助企紓困力度,重點關注頭部企業扶持力度,做好企業培育和新增企業挖掘工作,助力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