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積極采取穩經濟促消費措施的政策之下,全縣消費品市場逐漸向好發展。10月,全縣當月實現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9億元,同比增長12.2%;1-10月,全縣累計實現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05億元,同比增長9.6%。
一、消費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一)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劃分。1-10月,城鎮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2.97億元,同比增長9.9%,鄉村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08億元,同比增長3.2%。
(二)按消費形態劃分。1-10月,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餐費收入實現1.31億元,同比增長19.8%,限額以上消費品商品零售實現22.74億元,同比增長9.1%。
(三)大宗商品回暖加快。1-10月全縣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分別同比增長10.1%、6.31%、41.5%;限額以上石油及制品類同比增長9.4%;限額以上家具類同比增長91.7%。
(四)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持續增加。1-10月全縣限額以上體育娛樂用品類銷售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同比增長45.4%,其中照相器材類同比增長97.3%;文化辦公用品類同比增長15.7%,其中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同比增長55.5%。
(五)公共網絡消費需求旺盛。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及移動支付手段的逐步完善,電商模式能夠為用戶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便捷消費體驗,對社會生活服務各領域的滲透進一步加強,與日常消費的結合更加緊密。1-10月全縣限額以上企業通過公共網絡消費實現2.29億元,同比增長21.9%,增幅較1-9月提高6.8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汽車消費依舊低迷。由于國家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車逐步開拓市場,燃油汽車的市場受到擠壓,加上后疫情時代居民持幣觀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1-10月,我縣限上單位實現汽車類商品同比下降23.2%,降幅較1-9月擴大1.9個百分點,下拉限上商品零售額增速3.5個百分點。
(二)建材類相關消費需求持續下降。1-10月份,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下游市場需求減弱,限上建材及裝裝潢類商品零售同比下降52.3%,較前幾個月仍在繼續下降。
(三)實體零售企業銷售不振。受物價下跌、客流減少、網購沖擊和運營成本攀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實體零售企業銷售明顯下滑,對我縣社零的支撐作用大幅減弱。1-10月,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下降17.0%;限額以上通訊器材類同比下降35.7%,其中智能手機同比下降43.3%。
三、下一步發展建議
(一)強化企業運行調研。一是在每月報表報送結束后多到調查單位進行調研,特別是在平臺核查數據有異常和修改次數過多的調查單位,要進行重點核查,以防企業出現虛報、瞞報和隨意修改數據的情況,以此確保統計數據正本清源。二是多關注企業運行情況,聯合商務等部門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促進消費市場向好發展。
(二)強化達限企業培育。加強與商務等部門以及各鄉鎮的溝通,進行商貿企業培育時要有計劃有目標。一是要加強四大行業培育,目前我縣四大行業從數量和質量上來看都參差不齊,后續要多培育經營效益好的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進限,優化限上商貿行業結構。二是要加強小微企業進限,目前在庫企業中,能夠支撐小微零售額指標的企業不多,下一步首先要具體梳理出哪一類企業才能夠支持哪一類指標,具體到零售業態,形成進限行業清單,確定培育方向,讓每一個新進的企業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要加強工貿分離,聯合部門深入企業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解讀限額以上貿易單位進限扶持獎勵等各級商務產業政策,提高企業對開展工貿分離的認識,消除顧慮,引導企業自愿、主動實施工貿分離。
(三)推進基層基礎規范化。一是轉變統計培訓方向。要與商務加強溝通,強化商貿企業負責人培訓,將此作為誠信企業創建評選的重要指標,并與部門協商,爭取將此納入到部門對企業其他考核之中。在培訓時要加大對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和解釋,多次培訓讓企業清楚了解到漏報和瞞報也是嚴重違法行為。二是減輕企業壓力負擔。由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獎勵政策,對基礎臺賬建設全、基礎好的企業和會計予以適當獎勵,激發企業干事活力;同時對于未聘請專業會計的企業或者基礎臺賬建設較差的企業,由行業主管部門統一聘請專業會計對企業進行一對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