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訪問量:
- 發布時間:
2022-11-08
蘇北琴書也叫唱揚琴、打蠻琴。是長期活躍在泗洪縣及蘇北廣大地區的民間曲藝。它源自明末清初時期的民間小調。
據《淮陰市曲藝志》記載:安徽人李義成幼年時在泗洪一帶唱民間小調,后廣收徒弟,師徒均以唱民間小調為生。時間久之,民間小調有了固定的唱腔、曲牌,被配上墜胡和揚琴演唱。于清道光、咸豐年間,正式演變為“唱揚琴”,即后來的蘇北琴書
蘇北琴書分一人演唱式、二人演唱式和三人演唱式(群口琴書)。它的唱腔以北方方言為基調,有說有唱,說唱并重,通俗易懂,唱腔抑揚頓挫,有時糅合了豫劇、越劇、黃梅、四平調、淮洪調等音調,十分好聽。蘇北琴書擁有豐富的書目和名篇名段,藝人隊伍中,仍保留著許多內容健康,無版本、無文字的口傳書目,這些都是民間文化寶庫中難得的寶貴財富。
蘇北琴書從起源到發展壯大,現已經成為蘇北地區乃至全國較有影響力的曲藝曲種,它有著演唱藝術生活化、情趣化的特征和熱情樸實的特點,保留著藝術原生態的表現形式。女腔豐富男腔豪放,非常貼近生活,體現著自然美和理想美的完美結合與統一。長期以來一直在泗洪縣、蘇北地區盛行,深受人民的喜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