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
大家好!黨的十八大以來,縣交通運輸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抓發展、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了交通先行官作用。
一、“十八大”以來我縣交通運輸發展成果
“十八大”以來,全縣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52.9億元,其中“十三五”時期完成投資80.3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1.1倍,是泗洪縣歷次五年計劃投資最多的時期。
一是綜合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圍繞“對外暢通、對內成網、節點打造、安全便捷”的原則,新改建國省道和農村公路1074公里,大中小橋梁214座。完成了宿揚高速、235國道雙溝-重崗段、245省道蘇皖交界泗洪西延段、330省道成子湖片區段、330省道溧河洼特大橋及接線等干線公路建設,金沙江路、縣道青臨線、魏上線、重峰線、界屠線、梅金線等一批重點縣道及重要連接線工程相繼建成通車。其中,省道330溧河洼特大橋及接線工程被評為“全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十佳項目”,“S330雙溝至天崗湖新建段”、“S121雙溝至靳橋段改擴建工程SG標”和“S121省道雙溝至靳橋段改擴建工程S1標”被評為省級示范工地。我縣提前完成行政村雙車道四級路100%覆蓋目標,并被省政府命名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泗水流年,歸途如虹”農路品牌高分通過省級評估,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及公交便民工程連續六年被評為泗洪縣“群眾最滿意民生實事”工程。“我們的小康路—江蘇省‘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脫貧攻堅致富之路”專題宣傳活動泗洪現場會成功舉辦,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認可;泗洪“春到上塘扶貧路”被省交通廳評為“江蘇最美小康路”。
二是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優化。圍繞城鄉均衡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城鄉公交一體化”運營,開通城市公交、鎮村公交班車503輛,實現行政村通達率100%及鎮村公交開通率100%,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約70%,城鄉客運一體化服務達到部4A級水平,實現城鄉公交“穿城”而過。開通“高鐵便民車”、縣城區域夜間公交等定制線路,以“零換乘”運輸方式滿足旅客個性化出行需求。建成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公交線路運營密度和信息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做到人民群眾詳細掌握公交線路和車輛運營情況,公共交通服務指數大幅提升,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三是貨運物流能力顯著增強。為全面助力鄉村振興,促進新農村經濟發展,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打造省級農村物流達標縣目標,全面構建農村物流發展新格局。于今年上半年,我縣已成功創成省級“農村物流達標縣”。目前,我縣已建成了3個縣級物流中心、21個鄉鎮運營中心、289個涉農村居快遞服務點,實現了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全覆蓋體系。全面建成開發區快遞物流園和農產品電商物流園一期等物流園區項目,目前已有泗洪波濤物流園、宿遷中源物流城、開發區快遞物流園和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物流園區,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行業治理體系持續優化。全縣交通運輸系統重點推進平安交通建設,積極推進開展“百日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月”、“百日整治專項行動”等活動,切實增強“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嚴防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加強危險品運輸安全監管,落實電子運單制度達100%,進一步加強車輛超限超載運輸的治理,落實“一超四罰”工作,遏制超限運輸行為的發生,保障安全運輸。加強航道管理,持續保障轄區水上安全形勢穩定,全力推進汽修行業VOC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全縣26家汽修企業已全部按環保要求整改到位。
二、今年以來統籌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情況
今年以來,縣交通運輸局緊盯交通強國戰略總體要求,主動擔當作為,統籌疫情防控和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拼搏奮進,努力構建內暢外聯、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為建設現代化新泗洪作出交通應有的貢獻和擔當。全年共編排了17個項目,總投約資7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64億元,同比增長79.9%。一是加快推進高等級交通網絡形成。合宿新鐵路開工在即,鹽洛高速已進行路基施工,泗蚌高速完成工可研究初稿,國道235實現全線貫通;同時堅持“三精三化”理念,積極推進省道268“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二是著力提升水路運輸承載能力。我縣產業發展專業碼頭選址規劃初稿已編制完成,洪澤湖西線航道、南圩河航道整治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雙溝作業區碼頭項目已開展前期手續辦理,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基礎保障。三是高質量打造便捷舒適的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公交便民提優工程,已完成大樓公交首末站工可研究和初步方案設計以及50輛純電動城市公交車采購和190個公交站亭 (牌) 建設前期工作,并按照年度計劃實施公交智能調度平臺二期建設工作,縣域公交運營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計劃農路建設項目19個共計38.7公里,目前已完成6個計19.892公里,其中重峰線二標段主體完成已具備通行條件;持續強化農村公路服務品質,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76公里,已開展施工招標工作。
三、我縣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定位和目標
“十四五”期間,縣交通運輸局結合交通強國的總體要求和泗洪自身發展需要,按照著力打造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提升高水平綜合交通運輸服務、推進高效率行業治理體系建設的思路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一是重點補齊鐵路運輸短板。加快推進合新高鐵規劃建設,啟動泗洪至南京鐵路(合青至寧淮連接線鐵路)規劃建設,實現一個小時到南京目標。
二是完善優化公路交通網絡。構建對外互聯互通、對內聯通成網,著力建成鹽洛高速宿泗段、推進泗蚌高速新建、寧宿徐高速改擴建工程規劃建設,開展干線公路及縣道青太線、孫屠線、青陳線等重要骨架線路建設;強化四好農村路成果鞏固,打造一批“農路+”融合發展示范路、生態旅游路、平安放心路、助力鄉村振興路。
三是強化水路弱項規劃建設。統籌做好航運規劃,加快推進洪澤湖西南線、新汴河等航道建設,構建航道聯通網絡,規劃建設雙溝深水港碼頭、徐洪河朱湖碼頭、成子湖龍集碼頭等,構建通江達海內聯外暢航道網及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樞紐,補強水運優勢。
四是優化樞紐站場布局建設。重點規劃建設泗洪高鐵綜合樞紐站,建成城東、大樓公交首末站以及重崗綜合交通服務中心;有序推進朱湖作業區碼頭臨港物流園、雙溝、梅花、界集、孫園等物流園區規劃建設。
五是著力提升運輸服務和行業治理能力。積極推進貨運車輛標準化發展等路徑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采用發展強化綠色交通發展理念、加強超限超載治理、深化交通運輸領域改革等方面提升行業治理能力。
謝謝大家!
記者提問環節:
記者:最近幾年,泗洪農村道路建設變化很大,道路變寬,環境變美,綠化樹木處處可見。請問在農村道路建設方面,泗洪都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十三五”以來,泗洪縣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先行作用,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著力打造對外暢通、對內聯通的“四好農村路”,有力推動了全縣農村經濟特別是兩大片區產業調整和經濟發展。
一是在建設方面通過“六個統一”、“把好十關”、“四個同步”,確保每年度農路建設計劃保質保量如期完成。一是堅持“六個統一”即:統一項目規劃設計;統一施工圖審查;統一辦理項目建設手續;統一組織培訓;統一招標監理;統一落實“七公開”制度。二是堅持“把好十關”即:把好施工圖設計關、招標文件會審關、施工單位招標關、項目管理導則培訓關、工程技術交底關、質量工序(工藝)關、內業資料審核關、資金撥付關、完成時限節點關、組織檢查驗收關。三是堅持“四個同步”即:道路功能同步提升、安保設施同步配套、路域環境同步打造、智能智慧設施同步實施。
二是在管養方面做到“六個同步”即:“四好農村路”創建與交通行道樹與綠色廊道同步建設、與交通路域環境整治同步開展、與交通公共空間治理有機結合、與安全隱患整改同步推進、與交通“五項行動”整治同步實施、與“百河千渠”及“263”整治同步施策。同時,注重舉措創新,圍繞專業化、機械化、規范化,創新引進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投入到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中,探索實行了預防性養護、應急性除險、搶救性維修、活動性保障“四性”養護維修“泗洪模式”。
三是在運營方面注重提升服務水平。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城、鄉、村“零換乘”有機銜接,帶動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融合。結合我縣實際和農村群眾出行需求,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完善城鄉客運服務網絡和基礎設施規劃布局,推進客運班車裝備改善,方便群眾安全出行。結合鄉村旅游區(點)規劃布局,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直通車等個性化的客運服務。創新農村物流發展模式,加強與商務、農業、鄉鎮黨委政府、村級黨群中心等多方聯動,合力打造“交通運輸+郵政快遞+農村社區”的農村寄遞物流發展新格局,推動快遞、物流與農業、制造業、電子商務等產業融合發展,按照“多站合一、資源共享”模式,加強現有農村客運站點的升級改造和功能完善,加快集客運、貨運、郵政于一體的鄉鎮(街道)綜合客運服務站點建設。為全縣廣大農村居民居家創新創業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2022年,我縣成功創成江蘇省農村物流達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