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訪問量:
- 發布時間:
2025-07-17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臨淮鎮緊扣縣委建設“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發展定位,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抓發展、促改革、引投資、惠民生,努力為臨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堅持發展為要,做強特色產業。鎮區片在現有企業基礎上,清退3家糧食收購點16畝,盤活園區工業用地35畝,招引培育一批龍頭企業,著力推進漁具、寵物經濟產業園建設;以邱臺村創建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契機,全域實施水系疏浚、道路提升、公廁改造等惠民工程,持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古鎮片深耕水產品精深加工,建設臨淮生態產學研示范實踐基地,打造集養殖、加工、倉儲、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聚焦“舌尖上的漁家風情”,引入社會資本,擴大船菜行業規模,完善拓展以“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元素,持續擦亮“臨淮漁味”金字招牌。二是堅持改革為先,做優服務品質。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運營、社會受益”的商業共建模式,班子成員掛鉤企業幫扶培育,做好國貿服裝、宏安新材料等存量企業生產要素保障和幫辦服務,推動盛基生物、強勝勞保等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升規入庫,形成有效增量;健全企業家座談、聯絡員走訪、企業慰問機制,收集企業發展難題,發揚“店小二”精神,把幫辦服務質量納入鎮年度高質量考核指標,確保企業事項“事事有反饋、件件有落實”;引進專業運營公司對“臨淮漁村”民宿、大胡臺旅居項目等進行經營管理,實現稅收收入、集體收入和農民收入“三豐收”。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做實鄉村振興。緊盯群眾急難愁盼事項,堅持促就業、保民生,聚焦退圩還湖漁民再就業,用活“荷”你有約基地、臨淮學校、全民創業園等資源,打造全民創業新載體,讓更多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充分發揮聯合黨委“核心引擎”作用,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做優水產養殖特色產業,讓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豐富農文旅融合發展內涵,育強“賽事經濟”,積極培育龍舟賽、垂釣賽、騎行賽等本土賽事IP,變體育賽事“流量”為經濟發展“增量”;豐富假日消費多元化供給體系,大力發展春游湖、夏賞荷、秋泡泉、冬品蟹等特色業態,不斷激活“假日經濟”。(臨淮鎮 朱威威 審核 董祥 責任編輯 張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