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2019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全國大部分地區在2023-2027年陸續到期),需再延長承包期30年,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江蘇省及宿遷市要求各縣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泗洪縣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泗洪縣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實施方案》,確保政策平穩過渡。
二、核心內容
(一)延包范圍
適用于泗洪縣第二輪家庭承包土地(現承包合同到期后自動延長30年)。不包括農戶承包的“四荒地”、林地、集體經營性土地等。
(二)基本原則
1. 穩定為主:堅持“大穩定、小調整”,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
2. 尊重農民意愿:需經村民會議(小組)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協商。
3. 分類處理:對個別矛盾突出的村組,在矛盾化解后再實行延包。
(三)延包期限
自第二輪承包到期后起算,延長30年(原二輪承包合同2025年12月31日到期,則延長至2055年12月31日)。
(四)具體措施
1. 信息登記: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確保數據準確。
2. 證書發放:換發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注明延長期限。
3. 糾紛調處:對延包中的矛盾,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居組織協調解決。
三、重點問題解答
(一)是否重新分地?
明確不重新分地,提倡“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原有承包關系直接延長。
(二)新增人口如何保障權益?
通過集體預留的機動地、依法開墾的耕地、承包方自愿交回的耕地等途徑調劑解決,或引導流轉經營權。
(三)進城農民承包權處理?
農民進城落戶后,仍保留承包權,也可自愿有償退出(需經集體協商)。
四、特色舉措
1. 試點先行:2023年在上塘鎮和石集鄉開展先期延包試點,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本次進行其他十七個鄉鎮全面推開土地延包工作。
2. 數字化管理:依托全省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規范土地流轉行為。
3. 產業銜接:鼓勵延長承包期后發展規模農業,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五、實施流程
1. 宣傳動員(鄉鎮、村組政策宣傳培訓)。
2. 調查摸底(以小組為單位核實承包地塊、面積、權屬等信息)。
3. 制定方案(制定村級和小組方案須公示15日無異議后并報鄉鎮備案)。
4. 組織延包(簽訂合同、發放證書)。
5. 歸檔備案(根據上級檔案管理辦法進行整理)。
六、注意事項
1. 嚴禁借機違法調整或收回承包地。
2. 對歷史遺留問題(如權屬爭議)需先化解再延包。
3. 政策咨詢渠道:泗洪縣農業農村局(0527—8835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