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新農人”培育工作部署,壯大鄉村全面振興人才隊伍,根據《關于組織做好全省2025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我省“新農人”隊伍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方案”)要求,近期將組織開展2025年泗洪縣“新農人”培育項目縣級班申報承辦機構工作,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實施內容
1.項目概況。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新農人”不同的培訓需求,科學設置培訓課程,調整優化培訓內容,提高培訓實用性和針對性。打造一支素質較高、本領過硬、示范帶動力強,能夠托起農業、發展農村、引領農民的“新農人”隊伍,加快培育一批有情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時代“新農人”。
2.培訓對象與內容。培育對象為具有一定學歷(高中及以上學歷),年齡在五十歲以下(優秀者可放寬條件),有長期從事農業和相關產業愿望,愿意接受新理念、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牽頭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或農業企業,具有示范帶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的返鄉下鄉在鄉大學生、能人、退伍軍人等新型農業經營者。
對入行不久的“新農人”,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靈活教學模式,提高實踐課程比重,強化實訓操作,提升“新農人”生產實踐能力。對有一定基礎、需要進一步提升的“新農人”,更多側重從開拓視野、創新經營理念、運用新業態新模式等角度開展針對性培育。積極舉辦各類學習交流活動,組織“新農人”互訪互助,開展交流討論、現場觀摩、資源共享等,在互相交流學習中提升生產經營能力。
3.培訓方式。根據產業特點和學員實際,分階段以集中學習、參觀考察、跟蹤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天數原則上不少于8天,跟蹤服務人數不少于培訓班總人數60%,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交流觀摩全部完成后對學員開展跟蹤服務,時長不超過1年,跟蹤服務次數不少于2次,不計入總學時。每個培訓班原則上不少于40個學時(不包含報到、返程時間)。1學時為45分鐘,每天不超過8個學時。縣級專題班任務于2025年12月底完成,縣級重點班于2026年4月底前完成(附件1)。
4.培訓經費。縣級專題班補助測算標準為5000元/人,縣級重點班補助測算標準為20000元/人(為助力重點培育學員產業發展,按照人均4000元的標準,共計4萬元,為學員提供生產經營物化補貼),相關培訓標準按照農業農村部有關規定執行。
5.培訓要求。按照《關于組織做好全省2025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我省“新農人”隊伍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要求,科學制定方案,精心選配師資,豐富辦班形式,強化學風建設,確保培訓質量。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溝通協調,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做好培訓規范化管理。
二、申報條件
(一)應當符合農業農村部《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管理工作規程(試行)》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修訂)》設定的培育機構要求。
(二)成立3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三)具有教育、培訓相關職能、資質或主營業務范圍;
(四)能提供滿足培育需要的教學場所及教學設施設備;
(五)具備專職教學管理人員和與培育主題相匹配的專兼職師資;
(六)有實習實訓場所或合作實訓基地;
(七)有培育目標所要求的其他軟硬件條件;
(八)具有健全的財務會計部門和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信用記錄良好,近年來沒有私自分包、轉包培訓任務等違規行為,且沒有因違法違規行為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理處罰;
(九)培育機構上一年度存在培育項目驗收不合格(以首次驗收結果為準)或對未按期完成驗收且應承擔主要責任的,不得承擔本年度的培育項目。
三、申報時間
2025年11月11日至17日。
四、遴選程序
(一)提交材料
符合申報條件,有意愿承擔培育任務的培育機構,提交真實的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附件2)、承諾函(附件3)等(一式3份)。以上材料裝訂成冊(綠色封皮A4尺寸),并于2025年11月17日前(以郵戳時間為準)將申報材料郵寄或送達我局科技教育科,電子版及蓋章掃描件同步發送至指定郵箱。
(二)遴選方式
采取專家評審的方式,對申報材料進行對比擇優遴選培育機構。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不少于3名專家組成評審組,根據評分標準對符合條件的培育機構進行評分,將平均分數最高的一個培育機構確定為本次“新農人”培育項目培育機構,并予以公示。
(三)簽訂合同
我局將評審結果公示5日,公示無異議后,將與培育機構商議簽訂委托培育合同書。
五、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泗洪縣人民北路10號
聯系人:盧榮
聯系電話:80618625
郵箱:Shnyncjfgk@163.com
泗洪縣農業農村局
2025年11月11日